韓國最熱門場所

13處享受文化的展覽與複合文化空間

  • #複合文化空間
  • #咖啡廳
  • #展覽
  • #博物館
mrnw(未來農園)
大邱 > 北區

@architechu
跨越界限
-
世界上存在著無數的界限,偶爾會在越過界限時留下灼熱傷痛,無論何時皆感受有如針扎般地刺痛。而在跨越「時代、人際關係、心理層面」的界限時,內心也總是會隱隱作痛。
-
但是,也唯有疼痛才能促使我們往前邁進。
-
到2017年6月為止,我身邊一直有位如空氣一樣重要、宛若自帶魔法般開朗的人。這是我從出生以來,第一次如此百分之百地信任他人。現在的我能開口說出這樣的話,但過去並非如此,當時的我愚蠢地不明白「空氣」的重要性,認為一切都是「理所當然」,堅信這個人會一直陪在我身旁。那年6月,這個人離開了人世。我在急診室前苦苦哀求、向神明祈禱都沒有奏效,那一瞬間我還沒有料到會在他離開6個月之後才開始感到悲痛,應該是我無法接受現實。而當我認清了事實,重新踩上界限,活著的每一個瞬間都變得如此地不真實。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活著居然如此了無生趣,雖然我曾經答應「我們一輩子只做有趣的事!」,但卻非常難辦到。我失去了樂趣,僅剩「要站在弱者那邊」的承諾成了肩膀上沉重的義務。他的存在根本不是理所當然,對我來說太過珍貴。
-
我就這樣踏上了他人與我的界限、生與死的界限,我體悟到「失去後才會明白擁有的彌足珍貴」。從那之後,我的世界再也沒有了「理所當然」這個詞彙。
-
2018年,我希望我的故事能讓人們看見。當時的我愚蠢地認為,只要透過拍攝照片展現空間的一部分,即使文章裡沒有透露空間資訊,人們也能理解我的故事。希望藉助小說的運作原理,讓讀者能夠感受自行想像的空間,而後實際前往再與想像進行比較。不過,時代也從那個時候開始發生了劇烈變化,人們漸漸不讀文章了,且不讀文章的人數比想像中的還要更多。即使如此,我也對仍然支持的讀者們滿懷感恩之心,決定再次振作。但在某個瞬間,我開始意識到自己想法的錯誤,捫心自問「我是不是沒能完全活用媒體所具備的優勢?」,這樣的疑問讓我跨越了自己設下的界限。如果要用「視覺圖像」傳達一切,那相對的「文章就應該要寫得再詳細一點」,為了吸引人閱讀,我開始將空間地點的相關資訊備註於文章末端,並在最後一張照片附上「菜單」。殷切的期望讓我跨越了內心界限,創造出屬於我個人的貼文格式。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我很久以前就已經在腦海中規劃了藍圖,只是因為心中顧慮會不會讓讀者前往體驗前就「被劇透」,導致自行設限,將精力集中於文字上。當我跨越內心所畫出的界限,直至付諸行動完成格式前,中間經歷了許多痛苦。
-
我就這樣跨過了內心的界限,才領悟「沒有經歷過界限,就什麼都不懂」,並把「只有經歷過才能真實地呈現出來」這句話放在心裡。
-
雖然這不是絕對,當我們跨越「時代、人際關係、心理層面」的界限時,常會感受到疼痛,就是這樣才找到了擺脫傷痛的方法,繼續向前邁進。
-
今天要介紹的地方,是以經驗完美地體現界限的空間。
-
這個空間不是一整個區塊,而是由好幾個區塊構成的群落,這些區塊之間存在著明顯的界限。透過長長步道的視覺元素創造出界限,並利用彩色混凝土與鋪在地上的石灰色小石頭加以凸顯。但是沒人在意這條界限,四處踩踏閒逛。自然物質與人工物質間亦存在著界限,但人們毫無顧忌地穿梭於自然空間與人工空間之中,隨著步伐的移動並體驗空間內外。進入此處的展覽廳後,可以見到試圖打破界限的雙胞胎花園與展覽動線。展覽規模相當龐大,光是參觀展覽就需要1個半小時。
-
而參觀展覽無疑是最能享受此空間的方法,持續穿梭於各個空間界限,讓人面對新的想法與新的場景。
-
訪客最常聚集的中央空間為橢圓形,橢圓所要呈現的意義是經驗。很久很久以前的文藝復興時期,歐洲各個城市發展出「透視法」與「哲學」,以*先驗性結構打造空間。「完美的左右對稱」是其中之一,這種設計是讓人即使沒有前往另外一側,只要看完左邊就能夠理解所有空間的體驗。廣場設計通常為「正方形」或「完整圓形」,以這種方法構成的空間,即使隨著步伐的移動,體驗也是完全相同。
-
但在那之後,隨著洛可可、巴洛克藝術運動的興起,空間的構成也出現變化。建築物左右兩側會擺放不同的雕像,廣場成了傾斜的橢圓形,隨著步伐的移動,橢圓形傾斜曲率會帶來不同的視覺饗宴。
-
空間核心的橢圓形中庭彷彿述說著:「這裡是親身體驗過才能了解的空間」。
-
這個空間透過跨越界限,給人們經由體驗傳達了重要的一點:「只有經歷過界限才會明白」的道理,以及「今後該如何繼續邁進?」的疑問。這裡以美學角度來說相當出色,接連不斷地展現幾何學的設計造型,將使用單一建材的量感優點極大化;柱子採非直立靠牆設計,而是呈現45度旋轉後嵌入牆內,讓目光所及之處有更多吸引人的幾何學造型。貫穿橢圓形中庭、松樹庭園與主空間的拱廊列柱,不僅營造出空間的節奏感,還賦予了幾何學傑作視覺上的樂趣。綠色樹木與暖色調混凝土,給人一種彷彿置身於插畫世界的感受,無疑是韓國罕見的空間設計風格。
-
與其用文字艱難地分析空間帶來的經驗,不如像這個空間所要傳達的訊息一樣,希望大家能親自前來,體驗踩在此處前與後人生界限上的差異。
-
訴說界限的空間——大邱的#mrnw。
-
空間展示的場景:喝咖啡的地方、參觀展覽的地方、悠閒漫步的庭園

*先驗性:主張人類認知具有先於經驗的主觀型式。指試圖表明與對象無關,而是對於對象具有先天認知上可能性的認知論態度。【NAVER韓韓字典】

mrnw(未來農園)
  • 地址:大邱廣域市北區護國路300-22
  • 咖啡廳營業時間:10:00~21:00/展覽開放時間:12:00~19:00(最後入場時間:18:00)
  • 展覽:《The border:跨越界限的方式》
  • 門票:成人18,000韓元(可現場購票)
  • 附設停車場
  • #展覽
Leeum美術館
首爾 > 龍山區

@younggwangeee
Leeum美術館2023年度首展
舉辦當代最具爭議性的藝術家——莫瑞吉奧·卡特蘭(Maurizio Cattelan)免費個人展《WE》
-
此次是繼卡特蘭2011年舉辦紐約古根漢博物館回顧展後,最大規模的一場展覽,展出並介紹卡特蘭從踏入藝術界的90年代至今共38件作品。

卡特蘭的作品以超現實主義雕像與繪畫為主,欣賞起來並不困難,且易於立即掌握作品想傳達的理念。大多數作品都是稍微仿冒美術史,或是巧妙地利用一般人熟悉的大眾元素。

本展覽的主題《WE》雖然是借用卡特蘭的作品名稱,但並非直接參照該作品,而是從擴展的含義上,拋出「我們是誰?又如何成為了我們?關係是什麼?」等問題。

在卡特蘭的創作中,蘊含關於壓迫、不安、權威、宗教、愛情、我與家人、生與死,以及「我們」是什麼的「想法」,都是可以廣泛討論的議題,從中實現某種聯繫。

透過這次展覽,可以見到曾在2019年國際藝術博覽會「巴塞爾邁阿密海灘藝術展」時亮相的作品,用膠帶貼在牆上的世界最貴香蕉《喜劇演員》,以及被隕石砸中倒下的教宗《第九個小時》、令人聯想到屍體的九塊卡卡拉大理石塑像《ALL》等。

Leeum美術館
  • 地址:首爾特別市龍山區梨泰院路55街60-16
  • 展覽:《WE》 2023年1月31日~7月16日
  • 展覽開放時間 :10:00~18:00(週一公休)
  • 採網路預約制
  • 現場視情況開放進場,可到場預約
  • #複合文化空間
  • #咖啡廳
  • #餐飲店
  • #展覽
  • #博物館
COSMO 40
仁川 > 西區

@gongmyeong(공명)
在仁川內創造的設計小宇宙

化學工廠建築物因長時間發揮其功能後失去生命力,在設計的力量下重生為地區文化據點。以文化創作意志為後盾,使其擁有像磁鐵般的引力,吸引人們不遠千里而來。

文章主角是位於仁川西區的COSMO 40複合文化空間,也是讓廢棄工廠穿上藝術新衣的案例之一,特色是無可比擬的空間本質,以及為使用者帶來靈感的概念。就讓我們來探索這個結合仁川古往今來的設計小宇宙吧。

歷史
1970年代建於23,000餘坪腹地上的COSMO化學工廠,2016年決定遷廠轉移至蔚山。當時拆除超過2萬坪的廠房,原先計劃一併拆除的40號建築,多虧當地居民們對於空間生存與文化發展可能性的保護意識,才有了今日的成果。

改建過程採取最低限度的垃圾量控制與擴建面積,是具有環保意義的再生建築,曾榮獲2019年仁川廣域市建築獎大獎,以及韓國建築文化大獎優秀獎。

主大廳(1~2樓)
10公尺挑高夾層空間,主要作為舉辦展覽及活動用途的開放空間。從柱子後方灑下的光線掌控整個空間,隨著室內的色彩變化,為設置在這裡的展覽品帶來戲劇性的效果。

Hoist Hall & Community Hall(3~4樓)
舊工廠的3樓是高 14公尺的寬敞空間,依然保留了當時工廠運作時安裝的機器設備,可以感受到宏偉的結構感。這裡有提供餐飲服務的烘焙咖啡廳,能夠品嚐特色咖啡、手工啤酒等。

4樓為提供聚會的場所,Community Hall最多可容納100人,非常適合舉辦研討會、會議、社交活動等,提供給人們一個可成為文化活動背景的空間。

結合的藝術
可以隨意妝點的閒置空間,與能讓任何空間產生變化的感覺一拍即合,誕生出新的特色空間。也就是說a與b的相遇,補足彼此所需,最終產生了全新的c。

名為閒置工廠的空白圖畫紙並沒有全部塗上色彩,絕大部分留下原先狀態。留白本身也是表現的一種,添加了必要的設計元素,保留空間原有的特色。

走進巨大文化工廠後,會發現藏身在各處的設計重點,可體驗經驗的銜接點。苦惱該怎麼融合過去與今日的感覺、得隱藏什麼又該展現多少,當面對成果時,才有和諧的整體性。

令人不得不為全面理解該空間與開發實力鼓掌叫好,COSMO 40於現在這個瞬間成為龐大的靈感泉源,透過人們不斷地向外擴散其影響力。

建築設計:@lifethings.in
施工:BOV綜合建設(Lee Changbin)
室內設計:@proof_n_partners/@sml_seungmo_lim

COSMO 40
  • 地址:仁川廣域市西區場嶺路231號街9
  • 開放時間:平日10:00~20:00/週末10:00~21:00
  • 電話:032-575-2319
  • 停車:用餐時可享2.5小時免費停車,之後每30分鐘1,000韓元
  • #商店
MILLAC THE MARKET
釜山 > 水營區

@gongmyeong(공명)
陸地與海洋之間的包容性文化廣場

走進像是大型工廠的建築物,從昏暗的入口進入室內,可以看見亮光從長長的通道中央後方透出,人們本能地朝著光線移動。入口所在的出發點位於陸地上,而抵達光線亮點來源後,映入眼簾的是銜接大海的寬闊廣場。而走向光線與大海的旅途中,一路上伴隨著音樂、服飾、餐飲等豐富文化內容。

此建築名為MILLAC THE MARKET,曾於2022年榮獲韓國空間文化大獎最優秀獎,以及釜山風範建築獎大獎。建築本身的外觀印象令人聯想到大型工廠,室內採工業風設計,還可以感受廣安里海濱美麗風光。是介於陸地與大海間的開放型廣場,聚集了眾多文化,吸引人潮前來。

時尚風市場
3棟相連的建築,營造出寬敞室內空間感,直線走道貫穿中央,動線非常簡單。為內部有餐飲店、服飾店、照相區等的複合商場,簡單動線逛起來更舒適方便。這裡的時尚品牌、產品與展示方式,有別於百貨公司或折扣購物中心,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利用霓虹燈或隱約柔和的間接照明等,呈現精彩具有層次的效果。雖然空間上無異於人來人往的市場,但從空間企劃及設計層面可以感受到最新流行趨勢。

主大廳
跟著中央通道的光線移動可以抵達主廣場。人們坐在階梯式的座位上,分享食物、交流談話。放眼望去皆是風格強烈的空間感與粗重鋼筋的結構感,外露的柱子與天花板骨架都在凸顯工業風的意象。還能在建築空間的包圍下,享受獨特景致。

在筆直交叉的鋼筋結構後方可欣賞到廣安里大海,給人感覺宛如在住宅模樣的巨型螢幕上播放的即時影像。在電影院內只能坐在指定座位,但在這裡隨時可以移動至喜歡的位置,便利性更佳。如果想感受陽光,推薦較下方處的座位。這裡偶爾還會舉辦音樂表演等活動,同時也會是適合欣賞釜山煙火節的好去處。

這裡還能同時欣賞陸地與海景風光,提供各種高素質文化元素,讓訪客在此渡過美好的一天。享受出色的空間環境能讓生活變得豐富精彩,建議可以查詢各地擁有建築獎及空間文化大獎等獲獎紀錄的建築空間,並前往一探究竟,最重要的是延續於空間內感受到的好心情。在自主性拓展及延續經驗的過程中感受自由,並發掘成果所帶來的樂趣。

MILLAC THE MARKET
  • 地址:釜山廣域市水營區民樂水邊路17號街56
  • 開放時間:10:00~24:00
  • 電話:+82-51-752-5671
  • Instagram:@millac_the_market_official
  • 附設專屬停車場
  • #複合文化空間
  • #咖啡廳
  • #展覽
  • #博物館
BAUZIUM雕塑博物館
江原道 > 高城郡

@architechu
以水與風為引領者
-
元巖里從地名開始就與這間博物館的名字相當般配,這是一間展出雕塑作品的雕塑博物館,利用石頭與鐵的雕塑非常符合「岩石之優無出其右」的地名含義。剛抵達時,一眼就能看出這裡是被岩石山圍繞著的盆地。而博物館建築絲毫未破壞位於山脈間的土地,廣闊低矮的建築外觀恰如岩石的性質,散發出沉穩感。
-
考量到經常刮強風的地理特性,外觀設計上使用混凝土牆面包圍整座建築,使博物館看起來就像一塊巨岩。將中央空間圍繞起來,就像濟州島的石牆一樣,內部採用自然通風或防風的方式,提供訪客便於活動的空間。同時,比人高的巨岩讓人無法輕易看見內部空間,必須跟著石牆間道路的指引,進入博物館後才能看到展覽空間。最先吸引注意力的是經由頭頂岩石縫隙中看到的天空,接著再把目光轉向縫隙中灑落的陽光與雕塑作品。室內平面地板形狀呈現拉伸的「口」字型,很明顯是讓訪客沿著這條環狀廊道欣賞展覽作品。踏入第一個空間欣賞雕塑,流暢曲線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曲線時而是柔和的線條,時而在相遇後形成如膨脹與爆發的奔放感。在如此直線條的空間內,柔和曲線的作品就像是完美的協奏曲,展現優美和聲。在第一個空間內享受了好一陣子,突然感受到風吹過頭頂。
-
準確來說,並非感覺到風掠過頭頂,而是感受風徐徐地在天花板上流動。
-
後方空間前面有著淺淺的水池,陽光照射在微風吹拂的水面上顯得波光粼粼。沿著路走進第二個空間,這裡也展示著石頭與鐵製成的雕塑作品。如果非要説有哪裡不同,那就是雕塑作品的曲線顯得更加栩栩如生。風吹過淺水池產生漣漪,水的波光反射在雕塑作品上。原先就能感受到活力型態的雕塑作品,在「水、風、光」的加乘作用下,呈現充滿動態感的面貌。
-
淺水池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推門來到戶外,自然岩石公園與混凝土牆面形成的舞臺上,淺水池閃耀著光芒。這裡朝向西方,可以接受夕陽餘暉的照映,吹來的微風也因水暫緩了腳步。
-
一連串記憶深刻的場景並未以這潭淺水池劃下句點,再次沿著混凝土岩石指引的道路繼續延伸,讓人自然而然地挪動腳步接續至下一個展覽室,直到盡頭處的咖啡廳。這並非表示完結的句號,而是像空氣流般持續循環,自然的指引使人在不知不覺間抵達目的地。
-
乍看之下,這個空間像是靠著巨大混凝土牆嚴格地控制移動方向,但實際上卻是讓水與風發揮其特性,溫柔地引導眾人。換言之,岩石負責「保護」,而水與風肩負著「引導」的作用。
-
建築物本身如同裝著這些元素的淺碗,不會破壞周圍的環境氛圍。
-
處是位於岩石上的雕刻博物館,「以水與風為引領者、岩石為保護者」的——BAUZIUM雕塑博物館。

BAUZIUM雕塑博物館
  • 地址:江原道高城郡土城面元巖溫泉3街37
  • 營業時間:10:00~18:00(週一公休)
  • 門票:成人9,000韓元(含1杯美式咖啡)
  • 附設停車場
  • 內部空間:展覽、私人住宅、藝術商店、咖啡廳
  • #複合文化空間
  • #咖啡廳
  • #餐飲店
  • #展覽
  • #景點
SOUNDS URBAN RESORT漢南
首爾 > 龍山區

@pbysj
透過空間具現品位的終極產物

在雜誌、餐飲、飯店、辦公室及零售等能夠反映個人喜好的所有領域,JOH & Company取得了獨創性的成果。而標榜「城市渡假村(Urban Resort)」的SOUNDS漢南,則是JOH傾注了自身所有靈感與能力的綜合空間藝術作品。

希望將「在城市生活中能給予幸福的物品」裝進空間裡的想法,真的如其理念融入空間中。最優秀的關鍵在於,這種幸福並不僅僅是為了在此工作的員工,也並非只是為了途經此地的路人,空間設計試圖將兩個群體需要的所有元素全都囊括入內,我相當羨慕這樣的同理能力。

SOUNDS漢南擁有下列店面:辦公室、書店、休閒餐廳、高檔餐廳、酒吧、咖啡廳、花店、眼鏡行、Aesop、戴森(DYSON)、藝廊、拍賣行與便利商店等,所有要素都非常和諧地融入這個空間內。對此的最佳描述,大概就是「因為不知道喜歡什麼,就全都放進去了」。

JOH目前雖然看似已成了Kakao的資產,但我認為他們在產業內留下「只要有實質創意就會有好成果」的案例,為在城市內可以多方面享受全方位品味打下基礎。每當我試圖向世界展示內含我想法的某些東西時,就會想起這個品牌。

SOUNDS URBAN RESORT漢南
  • #複合文化空間
  • #咖啡廳
AYU SPACE
京畿道 > 南楊州市

@eenomsiki
「魅力空間、北漢江景致、咖啡,還有……」


由趙秉秀建築師操刀設計的建築作品,從開幕前就成為熱門話題的複合文化空間——「AYU SPACE」,將從這個月底開始正式營運接待客人。

整個空間設計呈圓形結構,中間空著的地方作為庭園使用,光是在室內走動就能感受到清爽的空間感。被命名為「風之館」的這個地方,是規劃為喝咖啡、聊天的主要空間。

從內側的門走出去,可以看到沿著北漢江邊建構的寬廣步道與平臺。就在旁邊的韓屋,預計日後將作為展出各種作品的藝廊。
-
矛盾的是,位於近郊及美麗建築的搭配通常讓人對咖啡不抱任何期待,但這裡就連手沖咖啡也具有出色的品質。

AYU SPACE使用自家烘焙的咖啡豆,提供幾種風格強烈的單品咖啡,咖啡豆分為普通與Plus(+)、2Plus(++),可根據個人喜好與涉入程度提供多種選擇。

普通與Plus等級咖啡豆是以滴漏式咖啡機沖泡,提供穩定的咖啡品質;2Plus則是由咖啡師親自手沖咖啡。

店內使用已獲得多方認可的iRHEA品牌滴漏式咖啡機,即使是全自動化也無需擔心咖啡風味。

AYU SPACE擁有極具魅力的空間、藝廊與北漢江風光,以及好喝的咖啡,即使是筆者極少造訪的近郊咖啡廳,依然值得推薦。

AYU SPACE
  • 地址:京畿道南楊州市和道邑北漢江路1462號街71
  • 營業時間:10:00~21:00/週末09:00~22:00
  • #展覽
  • #博物館
水風石博物館(Water, Wind, Stone Museum)
濟州島 > 西歸浦市

@architechu
遇見自然的人類——水風石博物館第1篇
-
以筆名「伊丹潤」為人所知的旅日韓僑建築師庾東龍,他直到過世前都未曾放棄韓國國籍。據說就連「伊丹潤」這個名稱,也是為了在日本設立自己的公司才匆忙取名。「伊丹」是直接借用自己往返韓國與日本時經常造訪的機場名稱,「潤」則是來自於作曲家老友「吉屋潤」老師的「潤」字。
-
他曾留下一句名言:「建築就是創造生活」,並主張空間必定會對人們產生影響,筆者也對老師的話深表認同。空間「就如同人一般珍貴」,因此在籌備空間時也必須做好相對應的準備。
-
水風石博物館是庾東龍老師晚年的作品,位在「BIOTOPIA」園區內。雖然是博物館,但並不展出任何藝術作品,這個空間內以「水、風、石」等自然元素取代藝術作品,成為這裡的展覽品,呈現自然與空間的合一。今天要介紹的空間是其中之一的「水博物館」。
-
造訪此博物館並非易事,筆者為此提前一個多月就開始著手進行準備。博物館每天只提供2梯次入內,且只接待10餘人。若想在PINX BIOTOPIA網站預約該展覽,就得像大學生搶選課一樣,看準時機預約。好不容易預約成功,勉強安排時間才來到這裡。
-
過去只看著照片裡的空間,反覆無數次地在腦海中思考「這是怎樣的空間?又會有怎樣的感想?」,這次終於能夠親自踏入。
-
厚重的混凝土及石牆,隱喻在濟州隨處可見的石牆,繞過那厚重的石牆就能進入水博物館,裡面展示著天空。清風吹拂倒映著天空的水面,蕩漾起陣陣漣漪。比起平靜的水面,這樣泛起漣漪的水更像「水」,也更靜謐。四處灑落搖曳的光線,陽光從天空洞口照射下來。雖然聽著解說員導覽,但我一個字都沒聽進去,僅僅只是望著也難掩內心的澎湃激動。
-
隨著人在這個空間裡移動,人與自然融為一體。跟著步伐,人在水面與天空相遇,透過空間聚集的光線,可以用視覺與身體享受無形的光。
-
老師描繪的空間故事匯聚於此。學習打造空間或喜歡空間的人一定要去看看,也推薦給其他一般民眾。
-
這裡是將水與人串連起來的空間#水風石博物館。

水風石博物館(Water, Wind, Stone Museum)
  • 地址:濟州特別自治道西歸浦市安德面山麓南路762號街79,BIOTOPIA
  • 開放時間:第1梯次13:30、第2梯次15:30(冬季以外參觀時間請於網站確認),週六、日及例假日公休
  • 門票:成人25,000韓元,、身心障礙人士12,500韓元、濟州道居民12,500韓元
  • 附設停車場
  • 預約:waterwindstonemuseum.co.kr
  • #複合文化空間
  • #圖書館
  • #展覽
  • #博物館
議政府美術圖書館
京畿道 > 議政府市

@hesaidthat
今天一天送禮物給自己的地方——議政府美術圖書館

議政府美術圖書館是位於議政府民樂洞的美術圖書館。議政府是我常去的地方,所以我從以前就一直很想與妻子一起去一趟議政府美術圖書館。雖然這次停留的時間較短,但是對於使用者來說,實用的裝潢設計令人回味再三。

美術圖書館的關鍵字是「連接」,挑高的天花板與低矮書架營造的寬闊視野讓人印象深刻。最大限度地擴大空間的開放性,充滿魅力,營運空間從地下1樓停車場直到3樓。

1樓是藝術區(Art Ground),主要由建築、繪畫、工藝、照片等藝術相關書籍構成;2樓綜合區(General Ground)的空間設計帶有濃厚的目的性,適合大人與小孩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3樓多功能區(Multi Ground)為體驗及社交空間,設有咖啡廳。其中名為「圖書管理員收藏品」的策展很受歡迎,看來策展不管在哪個領域都是最重要的關鍵字。

議政府美術圖書館不播放音樂,當我偶爾評論某些空間時,會用「沒有音樂才是適合這個空間的音樂」來描述空間,而議政府美術圖書館就是這樣的空間。

議政府美術圖書館
  • 地址:京畿道議政府市民樂路248
  • 開放時間:平日10:00~21:00/週末10:00~18:00,週一、例假日公休
  • 附設停車場
  • 兒童閱覽區、哺乳室
  • 禁止攜帶寵物
  • #展覽
  • #博物館
思惟園
慶尚北道 > 軍威郡

@_hyogeun_
「造而起」
-
〈造房〉
我們通常會說建造房子,造意味著投入材料製作生產某種東西,例如:飯、服飾、房子等,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衣住,可見「建造」蘊藏的努力與真誠非同尋常。
-
房子得考慮使用何種建材、怎樣構成,要如何才能真正地反映出居住者的生活寫照。此時必須先篩選房子座落的土地,平地得用來種稻,房子只能建在向陽的丘陵上。因此解讀分析土地涵蓋的訊息比什麼都要重要,艱深而困難,建造房子需要投入非常多的熱誠與努力。
-
解讀分析土地所給予的訊息之所以會如此重要,是因為祖先們認為自然並非可以隨意碰觸的對象。有別於其他國家推平土地、破壞自然以獲得所需的建築型態,韓國的建築遇到石頭會選擇避開、碰見溪流就分棟配置,若是因山坡陡峭、無法蓋房,那就去理解而不強行使用土地。將自然視為戒慎恐懼與敬畏的對象,建築過程盡其所能地順應自然。建造自然融入環境的建築,這是付出無數努力與真誠的延續。
-
經歷韓戰以後,大家為了讓一片斷垣殘壁的韓國迅速恢復,開始將建築物任意「插」在土地上,而非建造房屋,這點令人非常遺憾。像是用叉子戳披薩餅皮麵團一樣,隨便安插建築的結果,就是無論走到哪裡,周圍都充斥著具有相同結構與配置的公寓、別墅、商業建築等,當這些千篇一律的建築壓得眾人透不過氣時,「思惟園」出現了。
-
漫步於山林間回顧省思自我,在這之中面對的空間皆屬順應自然。不管建築物或大或小、或長或短,彷彿非此地不可般,一切非常自然地與大地合而為一,迎接人們到來。
-
考量樹木的位置、山坡的高低落差,斟酌抵達時可以欣賞到的自然美景,經過深思熟慮後建造的建築物與打通的窗戶,只有在與那片土地融為一體時才能發揮力量。
-
思惟園正是如此。
-
〈起名〉
韓文中的「造」字除了用在飯、服飾、房子之外,同時也能表達起名。取名字是為了用來稱呼對象,稱呼的同時也是為了了解對方,而要了解對方也必須集中注意力地真誠與關心。
-
名字蘊含著父母親的心思,願孩子能人如其名、一生順遂,這也是起名的理由。取名時會尋找寓意良好的漢字進行組合、解析,並確認發音是否別扭或好不好聽。擁有滿懷誠意的名字,可以區別自己與他人,並確認這是世間獨一無二的「我」。
-
房子也一樣,祖先們建造房屋後,會替房子起一個「堂號」,並將其刻在匾額上懸掛於房屋門口。堂號蘊含著一些期盼,希望主人的人生能像名字一樣美好。如今的建築就只有「A棟」、「B棟」,又或是「101棟」、「102棟」,堂號相較於這些代號來得更親切更有品位。而且擁有堂號的房子,更像是只屬於自己的空間。如今以代號稱呼自己的家,就像是用冷冰冰的數字喊人一樣,也許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居住空間才淪為只為睡覺存在的空間或累積財富的手段。
-
思惟園的每棟建築物、每條路都有自己的名字,如:致虛門、巢臺、逍遙軒、風雪幾千年、思潭、暝庭、內心樂園、瞻壇、悟塘/臥寺、別有洞天、初一路、祈福路 、啄木鳥路等,各自擁有不同漢字、韓文組合而成的名字,懷抱著不同的意義迎接人們。看著地圖、望著路牌,盯著建築物前刻著的匾額唸出名字,以及尋找其意義的過程,這是前來思惟的人們,依照主人的想法利用空間的不成文之約。
-
在每個空間內,根據牌匾上名字的含義,經歷不同體驗的「思惟人」,可擺脫來自看不清本質的城市建築壓迫感,好好地回顧自己的內心,我是誰?我正往哪裡去?又應該前往何方?被困於忙碌現代社會而無法徹底反思的人們,可以在這裡盡情地省察審視自己。
-
當建築與其名融為一體,扎根於這塊土地上,其所帶來的協同效應將超乎想像。
-
思惟園正是如此。

#優秀體驗空間

思惟園
  • 地址:慶尚北道軍威郡缶溪面雉山孝令路1150
  • 採事先預約制
  • #圖書館
清雲文學圖書館
首爾 > 鐘路區

@architechu
韓屋承載著季節。

韓屋是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空間,混雜了水聲、風聲、風鈴聲與鳥叫聲,如果還能在這裡傾聽翻書的聲音,那大概可以說「我已經好好地享受了這個秋天」,因為一口氣就完成了「賞落葉與讀書」。
-
我們無法聽到自然的聲音。
-
以2018年數據為基準,我們居住的城市人口已來到了91.8%,這種情況下還能聽到自然的聲音嗎?大部分的人口生活在城市裡, 居住的空間也與車道比鄰。雖然開窗會有風吹進來,但車聲與工地噪音也同時溜進室內。等等,看來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很久以前祖先們的生活。
-
難道我們現在不能住在韓屋內嗎?
-
其實是可以的。也許與現代的技術有明顯落差,但只要稍微修繕,應該就能滿足居住需求。由此可見,韓屋此一建築樣式,是比想像中還要更能適應環境的建築空間。尤其是為了應付冬天準備的「暖炕」,以及大廳與房檐等為了夏天設計的建築系統。除此之外,韓屋還有許多隱藏的細節,用以應對韓國的四季氣候,可說是技術的集大成之作。這樣的空間在抒情的感性氛圍上,說不定比現在的空間更出色。
-
一到炎熱的夏天,韓屋就會把窗櫺全都掀起來,屋檐下方處產生陰影,前後開放空間引入外部氣流、形成風。那敞開的窗戶,聽不到像現在這樣的城市噪音,自然的聲音順著灑落庭院的陽光傳來,這就是與土地有著密切關係的韓屋。從村莊範圍觀察古時候兩班貴族們生活的韓屋配置,會發現越好的韓屋會越臨近山中坡地。其理由雖然可以用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解釋,但從現代的角度來看,這就與「頂樓豪華公寓」的概念相符。位在高處、高樓層、優質空間,半山腰對於韓國祖先們而言就是這樣的地方。那是更能貼近自然、更清幽的地方,周邊被森林包圍,遠離市集塵囂,是更靠近自然聲音的親自然選址配置。如果去過河回村與良洞村,應該會對這些描述更為熟悉。
-
話說,今天要介紹的空間位在雲霧繚繞的仁王山,途經尹東柱文學館後,繼續爬上山坡,就能看見一棟被山環繞的韓屋。今天的空間還得走樓梯下去,因為位在山坡凹陷的地形中,移動身體時會直覺地感到更安穩且受到保護。當腳踏在地上的瞬間,會突然察覺人類在自然面前是如此渺小。耳邊傳來樹木在風中搖曳的聲音,雅致韓屋的屋檐於轉角處高高抬起,以威風凜凜的姿態迎接訪客的到來。
-
走進韓屋前需要脫鞋,一陣陣涼爽的風從開啟的門縫吹進室內,目光所及之處盡是樹木與陽光,傳入耳內的全是大自然的聲音。不知道從何處傳來水落下的聲響,我也不由自主地移動步伐朝著清涼的聲音前去。空間最後方處有一棟小廂房,室內空間剛好可容納4人圍著桌子坐下,廂房窗外有傾瀉而下的水流。我拿起隨身攜帶抽空閱讀的書籍,感覺在這裡讀書會非常輕鬆自在。
-
我在不知不覺間沉浸於閱讀的樂趣中,突然發現有人在屋外等候,不得不起身離開。雖然時間不長,但卻令人感到神清氣爽。一陣風吹過,風鈴聲響起,我抬起頭卻被陽光刺得睜不開眼睛,連忙低頭時見著了韓屋的地下室。
-
懷著好奇心往下走去,發現地下空間充滿現代感。同時也有考量到與韓屋垂直聯繫的「中庭」與「竹園」,這裡是以韓國文學為主的圖書館。雖然空間很小,但擁有各式各樣的氛圍,已經有些人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座位享受讀物,敞開的庭院大門不時傳來竹林的聲響。
-
這裡可以一直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
這裡我們能聽到大自然的聲音。
-
這裡是位於鐘路區仁王山的#清雲文學圖書館。

清雲文學圖書館
  • 地址:首爾特別市鐘路區紫霞門路36街40
  • 開放時間:10:00~22:00(週一公休)
  • 附設停車場
  • #自然
  • #圖書館
陽川公園圖書館(BOOK SHELTER)
首爾 > 陽川區

@spot_editor
秋高氣爽的秋天,讓我們試著在擁有建築美與自然的圖書館內,盡情享受讀書的悠閒。

去年11月開館的陽川公園圖書館是一座美麗的建築,曾榮獲「2021年韓國公共建築獎」大獎,以及「2021年首爾市建築獎」優秀獎。

沿著草坪建造的圖書館建築擁有引人注目的柔和曲線外觀,走進融合自然、休憩與人的室內更顯精緻溫馨。

透過長長的玻璃窗與玻璃折疊門,可以欣賞戶外鬱鬱蔥蔥的綠蔭、火紅斑斕的楓葉、白雪覆蓋樹枝的浪漫雪景,每個季節的美麗風光盡收眼底,還能在書籍陪伴下稍作休息。

圖書館周圍有公園與遊戲區,僅僅是在座位上望著窗外就能讓心靈平靜。

即使沒有興趣讀書,也會受美麗建築與空間的氛圍影響,自然而然地翻開書籍,這應該也是公共建築的正向功能之一吧!

陽川公園圖書館(BOOK SHELTER)
  • 地址:首爾特別市陽川區木洞東路111
  • Instagram:@ycparkfriends
  • 可利用公營停車場
  • #展覽
  • #博物館
松隱(SONGEUN)
首爾 > 江南區

@architechu
隱於市的松樹

「島山大路」沒有優秀的建築」——《摘自文章採訪內容》

「我們研究了島山大路上的多棟建築,但沒能從任何一座建築中獲得靈感。」這是松隱藝術空間新辦公大樓開工儀式上,雅克·赫爾佐格(Jacques Herzog,71歲)與皮埃爾·德梅隆(Pierre de Meuron,71歲)接受記者媒體團採訪時回答的部分內容。他們是世界級的建築拍檔,也是從幼兒園開始的莫逆之交。在採訪過程中語氣果斷的他們,提及島山所需的靈感空間。

他們說得對,商業特性上過於密集的地區就是島山,包含新沙、狎鷗亭在內的這條路具有非常強烈的商業目的。正如大家所熟知的,這裡地價高昂,是由精品名牌店面組成的城市區塊。難道就完全沒有公共性質的非商業空間嗎?這裡確實是高樓大廈林立的地區,法律特別規定,在此處建造高樓大廈時,必須將部分土地留作公共開放空間使用。另外還有法案規範,如果建築總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尺,建築費用的一部分將用於藝術作品。

僅從法規來看,島山一帶、江南、狎鷗亭應該會有很多開放空間,但經驗告訴我們,此地並沒有這樣的規劃。雖然有部分建築設置了開放空間,但如果以批判性態度來看,這些設計案不具有「實效性」。大部分的高樓大廈,將公共空間作為進出建築的通道,或是在設計上傾向為建築使用者提供便利,因此這裡是否實際提供了有效的公共空間還是個問號。我過去介紹西村的「Brickwell【請參考#承載天空的城市之井篇】」,其內容中的一部分正屬於這個範疇。

城市應提供多元化體驗。

無論是沿途遇見的商業空間,又或是偶然發現公共空間的驚喜,這些設置越活躍的城市,最終成為快樂城市的機率就越高。而「城市應提供多元化體驗」的本質就是各式各樣的體驗項目,第二個本質則是「免費體驗」,如果城市內的所有體驗都必須要付費才能享受,那還有趣味可言嗎?有錢人當然會覺得非常有趣,不那麼富裕的人在城市裡工作並繳納稅金,他們即使是走在用自己納稅的錢打造的人行道地磚上,也無法獲得城市的優惠。從這個意義層面來說,上述法案是絕對必要的存在,而且必須具備明確的實效性。

那有沒有為此努力呢?如果說之前介紹的西村「Brickwell」曾為此盡心,那這次的 松隱藝術空間新辦公大樓也是如此。

松隱從入口處就開始強調「公共開放空間」,此公共開放空間銜接後方處的建築,中途會穿越美麗的造景空間。獨特的露台型樓梯沿著建築物1樓的螺旋形樓梯建造,雖然中間隔著一層薄薄的玻璃,但從外面看進去,整個1樓就像是公共開放式建築。1樓除了服務臺以外什麼都沒有,而位於BF1、2、3樓的藝廊則展出由松隱文化財團發掘的藝術家新人作品,或是由知名藝術家參與有關這棟建築的展覽。

展覽入口處從H&dM 的展覽開始,明確地展出設計這棟建築的過程與意圖,也同時展示兩位建築師過去的設計作品。此次展覽整體而言是以這棟新辦公大樓的空間為主題,藝術作品般的建築本身當然是第1號展覽品,我對此沒有任何異議。我之所以會花一整天去欣賞這附近的城市風景,就是因為這棟建築的存在。這也是這座城市給予的福利,因為它給予我一個猶如驚喜般的活動。尾聲,城市的大型藝術作品彷彿直衝天際般拔地而起,內部空間的體驗也比商業性更具藝術性與公共性。

或許這棟建築真的是名副其實的「隱藏的松樹(松隱)」,混凝土表面完整地呈現了松樹的紋理,並用其覆蓋建築整體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但我卻認為隱藏在其背後的宏偉形象才是更重要的因素。

想像一下,如果城市中央有一棵無敵巨大的松樹呢?猶如高樓大廈般的那棵松樹,應該會成為這座城市中最受歡迎的場所吧?就像在古時候的各種神話故事一樣,巨樹所在空間擔負著中心處的作用,想像一下那既具有公共性又有藝術感的美麗面貌,這棟建築也是如此,給予靈魂的震撼像是回聲般在我腦海中迴盪。

根據他們的主張,首爾出現了一個完美的空間。
-
雅克·赫爾佐格與皮埃爾·德梅隆都是難得見上一面的大師級人物,因此我非常感謝能在韓國探討兩位老師的作品。拋開這種內心的情感,秉持中立態度觀察空間,也能肯定這棟建築絕對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巨作。
-
就像兩位老師所期盼的那樣,希望今天介紹的空間成為島山的文化藝術中心。
-
這裡是島山的隱藏松樹#松隱藝術空間新辦公大樓。

松隱(SONGEUN)
  • 地址:首爾特別市江南區島山大路441
  • 免門票,須事前於NAVER預約
  • 附設停車場
  • 設計:Herzog & De Meuron